她是美术学院大三的学生,此次写生是为了完成一组关于“时光痕迹”的作业。
她选择这个偏远古镇,内心深处藏着一种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逃避——她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,以及那些偶尔会在她视野边缘一闪而过的、不该存在的“影子”。
她天生就能看见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,童年因此备受困扰,最终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,她学会了自我封印,用“那些幻觉”来麻痹自己,并将所有不安的情绪倾注在画布上。
承:夕阳将天边云霞染成一片壮丽的血红,给整个古镇披上了一层暖融却又凄艳的光晕。
就在她准备折返时,一座孤立于小镇边缘的古宅抓住了她的目光。
它与其他修缮过的民居截然不同,院墙倾颓,瓦棱间长满荒草,黑黢黢的窗洞像失明的眼睛。
一种混合着颓败、悲伤与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,精准地击中了她作为艺术生的审美内核。
她几乎是着魔般地走近,选好角度,支起画板。
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,她全神贯注,试图捕捉古宅在残阳下的每一分神韵。
然而,在描绘宅门上方那块模糊不清的牌匾时,她的指尖莫名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凉,仿佛触摸的不是画纸,而是真实的、浸满寒意的朽木。
转:画作接近完成,古宅的轮廓在纸上栩栩如生,甚至显得过于“真实”。
林晚放下笔,轻轻活动有些僵硬的手指。
就在这时,她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画中二楼的窗户内,有什么东西极快地动了一下——像是一小片苍白的颜色。
她心头一跳,猛地抬头看向实景,那扇窗户依旧空荡,只有黑暗。
她告诉自己这是光线造成的错觉,是疲惫导致的眼花。
可当她再次将目光投向画作时,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牢牢攫住了她:这幅画,好像在“看”着她。
画中的阴影部分,尤其是门洞的深处,似乎比周围颜色更深邃了一些,如同活物般在缓慢地呼吸、蠕动。
合:夕阳终于彻底沉入地平线,最后一丝暖光消失,寒意骤起。
林晚打了个冷颤,心中的不安达到了顶点。
她迅速收拾好画具,几乎是逃离了那座古宅。
回到租住的古镇客栈房间,她将画靠在墙边,不敢再多看一眼。
然而,即使她背对着那幅画,那种被窥视的感觉依旧如芒在背。
深夜,她在床上辗转反侧,半梦半醒间,耳边似乎响起一阵极其微弱、断断续续的,像是小女孩啜泣的声音。
她猛地睁开眼,房间内一片死寂,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如擂鼓。
她紧紧裹住被子,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心理作用。
然而,当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房间角落的穿衣镜时,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,她似乎看到镜面蒙上了一层不正常的、湿漉漉的雾气。
悬念:那镜中一闪而过的模糊倒影,究竟是什么?